全部服务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疑难问答

递延收益属于什么科目

发布时间:2024-10-01 15:22:58 | 浏览量:

递延收益是负债类科目

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,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,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。

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,在中国会计准则和《企业会计制度》中,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,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,主要应用于***补贴的收入确认。***补贴中的与资产相关的收入需要按照受益期通过“递延收益”科目分期转入当期损益。

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:

一、与资产相关的账务处理:

(一)总额法会计处理将***补助全额确认为递延收益,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、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。

1.取得时:

借:××资产

贷:递延收益

2.摊销时:

借:递延收益

贷:其他收益(日常活动)

营业外收入(非日常活动)

(二)净额法会计处理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,企业按照扣减了***补助后的资产价值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。

会计分录为:

1.取得时:

借:银行存款等

贷:递延收益

2.购入资产时:

借:递延收益

贷:××资产

二、与收益相关的***补助

总原则:对于与收益相关的***补助,企业应当选择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进行会计处理。

1.与收益相关的***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,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递延收益,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期间,计入当期损益(总额法)或冲减相关成本(净额法)。

2.与收益相关的***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,企业应当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(总额法)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(净额法)。

更多知识点,点击查看

重置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区别

关联方是什么

更多知识点解读,可以关注本站注会会计栏目。

在线咨询
电话咨询